第三十六章 木质化钢板-《战争之父》
第(2/3)页
“今天请大家来这里,是针对这块看似很普通的钢板。‘钢板’这个名称对它来说还不准确,精确地说,应该是木质化钢板。大家请看!”菲兹洛朗指着大屏幕上,钢板的放大的立体图像,说道:“这块钢板规则长方体,其截面边长约为311毫米,板厚12毫米。边缘经过手工打磨,并不平整。根据化学成分和金相结构分析,产自中国的鞍山钢铁公司,属冷轧板材。这些都不足为奇,令人吃惊的是,在钢板的板材对角线的交点上,‘生长’着一个直径为8.o27毫米的圆柱体。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生长’!虽然材质和钢板截然不同,但是他们之间的连接毫无缝隙可言。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下,他们之间的结合边缘还有分子链相互渗透现象,就像生树一样。它类似与钙化铁质性物质,他的化学组合主要由硅酸钙盐、铬酸验以、氧化铁等组成,其中含有微量的金属钆和钕的化合物。虽然这些东西是金属结晶体,但是经过电子摄谱仪的研究分析,其金相结构生了极大的诧异,而且其硬度非常低,如朽木一般。所以我称它为‘木质化钢板’。就这样的物质,居然可以从经过几十道工序冶炼的成型刚才上长出来,简直让我叹为观止!我想请教大家,这块‘木头’他是怎么被塞进钢板的?”
在菲兹洛朗叙述的时候,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大屏幕上详细地播放着钢板的原子结构、分子层叠序列。
木质化的物质可以和钢板这样的物质生无间隙的融合,这就跟一块花岗岩石上长了一颗盛开的花树一样,软的东西扎根在硬的物质之中,不仅不符合逻辑,更加有悖于科学原理。这时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不是生长,那么这个世界上,又有那个国家的技术能达到分子级别的镶嵌呢?
还有,混乱的结晶体表现方式,有层状、有柱状、还有不规则状,他们相互参杂,导致晶体的硬度大幅度下降。就像是经过了几十万个大气压脆裂过似的,但是钢板却玩好无损,金相结构非常正常,这是为什么?
……
汉纳尔是合金专家,他的看法与大家都不一样。
“不应该理解为生长,合成也不是,这种技术类似生物学上的‘植入’。根据已故的德国伟大物理家佐夫斯特的研究,在2o29年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两种不同的物质,某种条件下,在紧密接触了千万年、甚至亿万年后,不同性质的原子之间、分子链之间会生渗透的现象;原子核外,外层电子旋转轨道也将生变形。这种物质融合性在2o32年的一次地球勘探岩心里现;二十年后,有人在实验室里在硅酸盐晶体内植入石墨,经过1万五千度的高温和三百万个大气压的压制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成功模拟了这个物质扩散的过程,验证了佐夫斯特理论的正确性。现在我们看看木质化晶体和钢板边缘契合度,铁合物分子链和晶体分子链展现的正是这种现象。但是让疑惑的是,那个著名的植入实验后,硅酸盐和石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相互间已经完全渗透,成为一种特殊混合物的结晶体。这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有着本质的区别。”
佐夫斯特是位著名的科学家,无人不晓。那个著名的“物质渗透实验”在科学界曾经引起过非常大的反响,一些国家还将这个实验延展,合成新型的晶体结构材料。但是,经过十年的研究,进展甚微,根本没有任何突破。合成出的晶体每年只能以克为单位计算,成本更是异常高昂,一般的国家根本做不起这种实验。
“汉纳尔,你的意思这应该最成功的物质渗透实验了?”海伦-丽思疑惑地问道。她的心里非常怀疑汉纳尔的结论,因为那种实验非常复杂,物理条件太苛刻,那种高温高压只有原子核裂变生链式反应才会产生,在这样的条件,那块钢板的形态、性质等等早就不是这样了。
“我不同意,但是我能肯定是‘植入’两个字。还有,这物质肯定经过某种核裂变反应,这里金属钆的存在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吉查里森插嘴道。
(注,金属钆能吸收中子,是核反应堆控制棒的主要成份。)
“……”
一时间,大家各抒己见,实验室变成科学理论的辩论会,甚至有人还搬来黑板,在上面列出复杂的方程,现场推理和验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