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成功的野营-《孩子的进步》
第(2/3)页
放下自行车,背起食品袋,我和儿子在沙梁夹道中并列前行。天气特别得好,觉得很舒适,野营变成了散步,“爸爸,哪有锁阳?”王喜乐迫不急待地问。
“前面,”我不紧不慢地回答。
三月底的天,太阳照着沙漠已让人感到热了。我一边讲着故事,一边高兴地在那里,走着,走着。不时,有沙漠中的小生灵跑过来在我们面前卖弄英姿。儿子故事也不听了,一会抓个屎壳螂,一会抓条沙爬爬,那些生灵让他感到兴奋而有趣。他越玩越来劲,竟把外衣也脱掉了,儿子在沙漠植物间穿梭往来,随意玩耍,面对此情此景我深深感到自然有种亲切。在这种亲切中没有功利之争,没有人情世故,更没有孰轻孰重,只有关怀和情怀。
但这种情境很快被儿子的举动给击碎了。“哈、哈、哈”王喜乐几个武打动作把那几个小生灵的命送上了西天。
“喜乐,你怎么把它们给弄死了?”我问。
“没事。”儿子无所谓地说,“死了我再抓。
“你不是常说要爱护小动物吗?”
“那是在学校,不那样说老师会扣分的。这里又不是学校,再四处都有这些东西。”
儿子的话,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假冒伪侵产品泛滥的原因。我们的学校就在教育孩子们在说慌,尤其高考高分作文,明显有一套编慌程序,按模式训练好了极容易得高分。反之亦然。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你说人多不多?”我问。
“多。”
“有些人是坏人,你能随便把他杀了吗?”
“不能。”
“那你怎么随便踩死小动物?”
“它们是动物。不是人!人是受法律保护的。”
“正因为他们弱小,法律还无法保护他们,才需要人的呵护。沙爬爬以吃蚊子为生,如果把沙爬爬都打死了,地球上到处是蚊子,人类怎么活?你好好想想?”
“爸爸,我错了。以后我只跟它们玩,再不害它们了。”
“这就对了。”
看来发展人的人性教育,才是拯救地球的唯一出路。
我已顾不上想这些,当务之急是到何处去才能找到锁阳。我努力对这一地带进行观察,希望能辩认出哪个区域是长锁阳的地方。沙梁一道接一道鳞鳞比比,沙漠植被东一片,西一溜,长在狭长的沙道间。干旱让这里与十几年前大不一样。
我虽然努力着,但这咋能让我的努力迅速有所回报。一阵子,儿子玩不动了,才想起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他问我锁阳哪有?我以远端火车道处,影约可见的班道房为依据,向前一指说道:
“前方五百米。”
目标一定,娇艳春阳里的悠然没有了,让人增添了一份愁绪。此时,除了祈盼五百米处能找到锁阳外,别无它念。我皱着眉头,睁大眼睛不停地观察着,前行着,希望途中能发现锁阳。走了大约二百米,我觉得很可笑。在没有指定具体目标时,大人、孩子悠然自乐。有了具体目标后,心里的悠闲没有了,脸上的欢笑不见了,脑子里只有五百米那个地方,一切春色不再能引起眼球的兴奋。
反过一想,要是五百米那个地方没有锁阳怎么办?失掉欢笑是小事,关键会动摇儿子挖锁阳的信心。这好像跟现在99.99%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一样——要想学业成功就要给自己定出远大的具体学习目标。
但过于具体的目标,会让人的精神变得紧张,难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时间长了,人对学习的亲和力必然减弱。知识源于生活。可生活是活的。像大自然之美不拘于一谷一溪,一洞一庙。为什么人的学习却要被一字一分、一门学科定死呢?高考中莫名其妙的定出那么多具体目标,还规定在统一的时间内若不按要求完成目标,生活好象会要人的命!于是乎,孩子的学习像上刀山、下火海一般。众多智力不同的孩子,拚命按统一要求向最高目标努力。像我们在挖锁阳的路上,春得美景有帖心般的亲切。可有了目标后,整个情况就变了,心跟掉进冰窟窿一般。这好像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本质:是为分数而学呢,还是为发展能力而学习。为分数学习就会产生多如牛毛的学习目标,孩子必将成为学习的奴隶;为能力而学习人会发现自我特质,成为自己的主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