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惊心与曙光-《孩子的进步》


    第(2/3)页

    “出去玩吧。“说完我继续做我的事。儿子却站在一旁不走,我说:“你还有啥事?”

    他犹豫了一下,说:“爸爸,和您商量件事。您肯定不会同意。”

    “啥事?”

    “我想玩,玩,玩电脑游戏红警。”儿子结结巴巴试探地说。

    “你为什么认为我不同意?”

    “我没完成作业,犯了大错,你哪会让我玩!”儿子可怜兮兮地说。

    “你觉得妈妈会同意吗?”

    “妈妈说儿子爸爸管,让我来问您。”儿子向我送来恳求的目光。

    “喜乐,对于玩,爸爸永远支持你,也包括今天的游戏。”

    “爸爸,您同意了。”儿子眼里猛地放出光来。

    “当然。但今天你写字这么快,这么好并不是你真心的,而是为了玩游戏来讨好我们。”

    “爸爸,你咋知道?”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我说,“这叫心理推测。爸爸明确告诉你,为了玩游戏才好好写字的想法是错误的。你是个学生,学习是你的工作,就跟爸爸妈妈和许多叔叔阿姨一样,上班要尽自己的能力把工作搞好,这是一种责任。”

    儿子一个劲地点头,心急如焚,我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说了声“去吧”话音刚落,他倒没影了……

    中午吃完饭,儿子说:“爸爸,下午我咋回班呢?怪不好意思的!”

    “小孩子家有啥不好意思。”妻子说。

    “自尊心人皆有之。孩子的自尊心更需要呵护。”我毫不客气地说。

    “喜乐,一会爸爸送你。”我心平气和地说。

    “谢谢爸爸,谢谢爸爸。”

    听着儿子的谢谢声,我心里美滋滋的。

    近几年在两基达标的要求下,学校的建筑一般都是那块地方最风光的,吉兰太职工子弟小学也是如此。它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镇北端,它后面还有子弟中学和技工学校。吉兰太小学两幢二层教学楼是用黄色装饰材料装修的,四四方方,简洁宏伟。平坦的楼边镶着约一米宽的白瓷砖,中间有一个红色三角形标志物,像是一轮待要突破的红日。

    吉兰太职工子弟小学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惹人注目。但沿着学校大门外有一条100米的街道,小商小贩随处可见,过往车辆掀起不少灰尘并送到小商小贩的食品上。有不少学生在风尘里口吃着这个串串香、那个麻辣烫。这会再看学校像座孤独的碉堡,不断受到各种利益者的攻击。

    走到离校门口不远处,见一位30多岁的女人在墙下骂一个小女孩。她越骂越生气,最后竟动手打了起来。口中还不停地说:“你为什么才考了99、5分,那0、5分是怎么丢的?一天让你吃好的穿好的你只能考100分,将来才能有出息。知道了吗?”那个女孩子抺着泪,老老实实,天经地义地站在那接受惩罚。“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从小不考100分,长大就地像妈妈这样受苦挣钱。”女人动情地说。

    确实,改革开放才短短二十多年,中国原有的价值体系被打得七七零八落,在新的价植体系尚未建立,或根本不可能再有机会建立之际,欧美二三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被 强行摆在了我们面前,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和全新的生活法则,逼着人们去追赶。无论是富人穷人,还是其他人,每个人的灵魂与肉体都会在这场生与死的大风暴中经受最猛烈的洗礼。原本脆弱而复杂的中国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忙乱。人们没有别得出路,惟有在浮躁中积极应战求得生存。关键是,教育的浮躁会使一些家长对孩子产生一种可怕的情怀,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多数又与升官、发财有关,而教育成为实现梦想的唯一希望,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有种特殊的情怀,使孩子变成父母人生遗憾的替罪羊,和不如意的出气桶,最终只能让社会充满仇恨……

    “喜乐,你认识那个女孩子吗?”我指着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