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昨天早上,廖司机看到周大生,还有些趾高气扬,今日一见,他却主动给周大生递上了一支香烟,态度好得不得了。 他还问周兴抽不抽,吓得周大生连忙制止道,“使不得,使不得,他还是一个学生。” 廖司机笑道,“现在还是个学生,等到高三毕业,就可以正儿八经地出来挣钱了。周老哥的好日子就快要来了。” 显然,廖司机也在背地里,打听了周兴的相关情况,考虑到周兴的学业成绩和家庭条件,他不认为周兴还能有机会上大学。 周兴只是笑了一笑,并没有解释太多。 四桶小龙虾送上车以后,周大生便赶忙回家了。这门生意对于他来说,毕竟是兼职,田地里的农活显然更为要紧。 周兴、周隆兄弟俩则留了下来,他们在集市上找了一个位置,看能不能把带来的黄鳝、鲤鱼之类,都给顺利卖掉。 “卖黄鳝啊,卖泥鳅啊。”周隆高声叫嚷道。 但他的声音,太过于稚嫩,很快就被集市中的嘈杂声淹没了。 在网购还没有流行的时候,打工热潮也才刚刚兴起,农村常住人口还有很多,每一个乡镇集日,都相当于附近村民的盛大节日。 甘草铺镇是榆州县内的一个大镇,户籍人口将近十万人,哪怕是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来赶集,也有上万人之多,把整个甘草铺镇,挤得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周隆的叫卖虽然是做无用功,但架不住来来往往的人多了,总有几个人对周兴手里的渔获感兴趣。 “小伙子,你这黄鳝是不是野生的?多少钱一斤?”有一位大爷问道。 周兴连忙回答道,“整个甘草铺镇,迄今尚没有一家黄鳝养殖专业户,你说是不是野生的?黄鳝这种食材好,它能够调节血糖、补虚益气,对于中老年人,堪称大补神药。每吃一条,便能多活十天。” “哈哈哈,你这小伙子很会说话。”大爷笑得乐不可支,很痛快地从周兴这里,以每条五元的价格,买走了两条大黄鳝。 “大哥,你好像卖亏了,我听说黄鳝和牛肉差不多,价格都是八元钱一斤。这两条黄鳝,每条都快有一斤重了,怎么都不止五元钱。”周隆在一旁小声嘀咕道。 “没关系,咱们也不是专做黄鳝生意,这毕竟只是小龙虾买卖的一个添头。话说回来,咱们连杆秤都没有,就算是论斤卖,也没有这个条件。还不如囫囵着卖出去,也好早点回家。”周兴耐心解释道。 “小兄弟,你这泥鳅是怎么一个卖法?”有一位身材丰满的少妇,怀里抱着孩子,向周兴询问道。 那个孩子脸色蜡黄,看上去有些营养不良。 周兴回答道,“看你想要多少泥鳅了?你若是都拿走,我给你算五块钱,若是只要一半,须得给我三块钱。” 看对方有些犹豫,周兴又趁热打铁道,“泥鳅炖豆腐的食用价值很高啊。尤其是家里小孩子,若是皮肤不够光滑,可以让他多喝一些泥鳅汤,很有作用的。” 就这样,周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很快就将桶里的渔获,卖了一个七七八八。 就在他埋头数钱,想看今天有多少收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板,你这鲤鱼怎么卖?” “本来是四块钱一斤,你如果诚心想要,三块五一斤卖给你。” “那还是有点太贵了,三块钱一斤行不行?” “这肯定不行了。你们都是公家人,怎么也讨价还价,一点儿也不痛快?” …… 周兴循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高三地理老师李建新,他正在和斜对面的鱼贩子讨价还价。 “李老师,来来来,我这里正好有两条鲤鱼,可以免费送给你。”周兴大声说道。 旁边鱼贩本来很不高兴,大家都是在集市上做生意,哪有这样中途截胡的? 但考虑到李建新老师和周兴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想送一两条鱼给老师吃,属于束脩之礼,也很正常,他便恨恨地看了周兴一眼,倒也没多说什么。 “原来是周兴,你怎么在这里?”李建新老师问道。 “这两天运气好,地笼网里捉到了一些鱼虾,特意参加镇上的集日,想着能多卖几个钱补贴家用。”周兴神情自若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