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2章 缺水是相对的,可行性问题-《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页

    “胡杨主要是靠种子繁育,插条难以存活,胡杨种子极易失水而丧失发芽能力,

    所以,只有胡杨林的地方种子成熟掉落在林中,依靠树林遮蔽强光照射,加上成林的胡杨林不算太缺水分,所以才会发芽,即便如此,也是十不存一。

    因为胡杨喜旱,有胡杨林的地方降水比其他地方要高很多,一次大雨下过,很可能就将种子给泡死了。

    且发芽生长之后,两年内就极为容易出现锈病,苗叶发黄枯萎、死亡,依旧是十不存一,

    所以即便是有胡杨林,想要长成一颗胡杨,几乎是百分之一的概率。

    但是,如果人工干预,进行种子、幼苗的培养,只要渡过两年的幼苗期,再进行移植载种,只要渡过一年,不说百分百,至少能有三五成存活。”

    众人恍然大悟。

    他们就奇怪呢,见过的胡杨细点的直径有半米,粗的能有一米半,高度在十到十五米之间,最高的能到三十米,且树冠能达到惊人的百平以上。

    每棵树能达到几十到几百个果子,按理说应该会繁衍很快,可胡杨林并没有想象中的扩展,反倒是在收缩,原来是因为种子和锈病的问题。

    “问题就又绕回来了,即便是渡过了锈病期开始移植栽种依旧需要灌溉半年至一年以上,保证根系达到地下水层,那么灌溉的水哪里来?”

    傅宗龙指着玉门关外的里许路外的一条:“那是疏勒河,是玉门关城所需的主要水源地。

    源于祁连山区疏勒南山与陶赖南山之间的疏勒脑,西北流经沼泽地,汇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及山区降水,这条河这些年虽然改道、萎缩,但依旧在流淌着。

    中途还有党河、榆林河、白杨河、石油河等

    按照记载,这条河在这片茫茫的戈壁滩上蜿蜒了近两千里长,所以说并不算缺水。

    而吐鲁番盆地大大小小的河流也有六七条,都是发源于各个高山,雪水融化而成。

    如果我们通过坎儿井的方式将水引到沿途所需的地方,用以灌溉,是不是就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众人怔了怔,眼中满是大喜之色。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可西域这个地方气候干旱,降水极少,怎么能满足农业需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