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圣心难测-《穿越盛唐新生活》


    第(2/3)页

    看着两位青年才俊的背影,杨国忠又想起方才和玄宗的一番对答。所谓圣心难测,李林甫啊李林甫,你若是知道今日圣上召见杨某所询何事,想必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感触吧。哼,还想在我兵部安插人进来,常渊除了会看你的脸色、会拍你的马屁还懂什么?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愣头青,别说圣上问的是我,就是问到其他人又能有什么两样?能让他进军器监就不错了!

    “微臣郭晞、杨青参见圣上!”

    “唔,起来说话。”玄宗坐在案前,将玉玺端端正正的印在刚写就的一封诰书之上,又审视了一遍,这才交给旁边候着的高力士。

    “即刻发至吏部,让常渊马上来骊山,朕要与他面谈!”

    “老奴遵旨!”高力士接过诰书,恭恭敬敬的应了,退下时还含笑看了郭杨二人一眼。

    杨青与郭晞对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说话,岂料玄宗倒先开口了。

    “子吟啊,朕已选定军器监负责火药研制的人手,不日就要入监视事了。朕让他先来见一见你,然后朕想这火药研制非同小可,现在先在军器监下面做着,一旦各种制度完善了,人手也足够了,迟早是要单独成监的。这火器监的左少监一职,朕想让你兼着,你看如何?”

    “是。微臣遵旨!不知圣上所言的这领头之人是……?”

    玄宗微微一笑:“朕多方思量,又得右相推荐、国忠建议,选定了卫尉寺少卿常渊,让他入军器监先任少监,全力负责火药相关的研制。若是他能堪大任,以后就让他去做火器监的正监。如何啊?”

    “圣上英明!若是从卫尉寺少卿,对军伍事宜经验丰富、必定可行。”杨青之前很是担心负责火药研制一事的人只是将其当成一块晋身的跳板,却并无对行军打仗的认识,如今一听常渊是从卫尉寺出来的,想来这点担心大可不必了。

    玄宗清楚杨青心里想什么,对他大胆越权询问官员任职一事倒不以为忤,只是想起之前和杨国忠的交谈,觉得有点好笑。玄宗很清楚常渊是所谓李林甫的人,他也能猜到老谋深算的李林甫向他力荐常渊入兵部其实是个幌子,其目的还就是军器监。当然,常渊若在军器监能有所建树的话,再入兵部的难度就小了许多,不过那是后话。国忠到底年轻一些,这些官场上的伎俩看得并不是那么透彻,果然中计,极力反对让常渊入兵部,还故作大度的建议常渊先进军器监,这下正如了李林甫的意啊。玄宗也顺水推舟的准了,他这么做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李林甫是一定要倒的,但扳倒李林甫,也绝不能让杨国忠变成第二个李右相。高官厚禄可以给,真正做实事的实权职位就不能全给出去了,否则又必然是尾大不掉的局面。

    世人尽说李隆基晚年昏庸,一味任用权奸,先是口蜜腹剑李林甫,后有无能国戚杨国忠。但好像大家都忘了,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也是他,造成万邦来朝的无上荣光的还是他。说他不会识人的,忽略了李林甫治下的唐帝国井井有条的发展、忽略了杨国忠早早看出了安禄山的反心、忽略了李白其实并没有多少政治才能而得不到玄宗重用……安史之乱的责任,玄宗固然有,可绝不是全部。藩镇坐大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也许最早的种子,就埋在了太宗时期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