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战乱-《瓦窑夫人》


    第(2/3)页

    为什么?荆国和越国一退兵,他们俩难免就要回京城,回了京城,许君会不会对他们痛下杀手?

    谁能说得准?

    所以,荆国和越国一退兵,秦豹和刘通就撵到他们的国境中继续打,荆国和越国也就被迫防备,双方继续交战。要看着要胜利了,秦豹和刘通也并不坚持,反而就收了手回去。荆国和越国又要撵过来打。

    双方像拉锯一样,没完没了,无休无止。

    受苦的,是三国的百姓。许国的百姓,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每年都有各种新增的赋税,什么练兵税,粮草税,铠甲税,兵器税,平越税,平荆税……过不下去的百姓,只能选择了逃亡,南边是不能去的,只能往还算平静的北方逃了,逃的越远越好。

    京城中的许君龙吟,一边担心着边关的战事,一边也没有耽误他吃喝玩乐。秦二世虽然是个昏君,但是龙吟认为他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对:“然则夫所贵于有天下者,岂欲苦行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当皇帝,是为了操心劳累,住破房子,吃看门人吃的食物,做奴仆们做的事吗?

    不!做皇帝,应该“吾愿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我想怎么活,我就怎么活!

    若是皇帝活的像普通百姓,还怎么彰显皇室的威严?

    所以,尽管边关吃紧,百姓流离失所,但这并不是龙吟该考虑的。边关那里,有秦豹和刘通两位将军盯着;朝中有各位大臣,每年一两银子都不少地将税收到了国库。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依然在宫廷中过着最奢靡的生活。每年都要选几百名年轻美貌的女子,充掖后宫;各地的精美贡品,一年比一年的征收额更高。

    僵局总有被打破的时候。

    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没有让龙吟感到太大的影响,但荆国和越国的国君,有些受不了了。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先后派人来许国议和。

    这是秦豹和刘通都阻止不了的事,因为军营中,还有许君的两位亲信。若是他们敢阻止议和的两国使者,则就是欺君罔上了,这两个亲信在圣上面前吹吹风,他们一样吃不了兜着走。

    龙吟虽然不在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疾苦,但也不想天天有边关的战报来影响自己,更不希望秦豹和刘通两个人,时不时地来和自己要军用物资。能和当然是一件好事,自己玩乐起来,就更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所以,议和很快就达成了。三国的将士,都各自退回各自的边境,三方互不侵扰,互相都开放一个边关城市,进行互市贸易。

    和议一旦达成,龙吟立刻就派了自己的两个心腹大将,去边关换了秦豹和刘通回来。虽然万般不情愿,秦豹和刘通也不敢违拗,老老实实地从边关回来了。
    第(2/3)页